安徽理工大学欢迎您! 为把学校建设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中国文明网 安徽文明网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风尚 道德讲堂 志愿服务 基层创建 榜样力量 政策文件 网络传播 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文明动态>>正文
 

疫情下的医院“临时妈妈”

2022-04-18 20:05 党委宣传部    (点击:)

新一轮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与2020年不同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极快,感染者年龄覆盖面大,上至高龄老人,下至月龄儿童。

2022年3月26日,新冠肺炎在淮南市蔓延以来,确诊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儿童所占比例均日益上涨。30天嗷嗷待哺的新生儿,两岁走路还不稳的幼童牵挂着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多次召开紧急疫情防控工作布置会议,将此轮疫情下的儿童收治作为重点。

一附院儿科科室内多次召开疫情防控研讨会,研讨新生儿及幼童感染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选派专家、护理人员进驻传染病医院及方舱,剩余人员保障科室内日常治疗及疫情防控工作。三地齐发,稳定保障淮南市内儿童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临时妈妈”

4月6日,方舱医院接收了一位不到10岁的无症状感染者。这名女孩独自接受隔离,暂时被安排在5楼的房间。第一附院安排病区负责人加强照护。孩子“无依无靠”的背影牵挂着舱内“大白”们的心,无论是否都已为人父母,方舱“大白”们都抽个空就去看看这个孤单的小姑娘,今天给她带去水果,明天给她送去玩具,都充当起了孩子的“临时妈妈”,关心起孩子的生活起居。尤其是孩子所在的二病区医疗负责人黄娟、护理负责人陈月圆更把孩子当做了自己的宝贝。黄娟想到把孩子调到靠近1楼护士站的房间,这样更方便医护进行照看并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是否愿意安排人和她同住进行照看。最终孩子选择自己住,陈月圆随即和左右病房“拜托”请他们对孩子多加照顾,并安排护士增加巡视。

夜已深,人未眠。方舱早已熄了灯,但工作区域的盏盏灯火依然照亮在疫情防控的夜。为了照顾好孩子,“大白”们在临近孩子的房间轮流值守。凌晨2:48分,一位“大白”的身影刚好被一位患者记录了下来。视频虽然不够清晰,但“大白”躺在门口地上连续的翻身,让我们看到劳累了一天的他们此时也并没有安心的休息,这一夜的守候就像是守护在孩子房间外的父母,辗转反侧只希望孩子早日康复。

疫情无情人有情,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3月29日-3月31日一附院封院期间,医院组织为在院陪护、留观发热病人安置床铺及全新被褥。有一个7岁的孩子,母亲回去给孩子拿衣服,恰巧孩子一个人被封在了院内。周围的人来人往,人群刚接到封院管理消息的慌乱让这个孩子不知所措,一时无助大哭了起来。医院发热门诊主任王严忠、护士长刘月明注意到了赶忙上前了解情况,根据门诊登记情况和孩子母亲取得了联系。在电话里让孩子母亲放心,有我们在!刘月明拿着水果、牛奶安抚着孩子,让孩子与母亲视频,晚上陪着孩子入睡,成了这个小朋友的“48小时”妈妈。

孩子作为特殊群体,他们可能还不理解病毒的危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院回家。但好在有这么一群“临时妈妈”们,他们身穿大白衣服,给孩子带来温暖,带来陪伴,更带来健康!

“大白”守护,让患者早日康复;“临时妈妈”,让父母放心孩子!


(来源:第一附院)

编辑:宣传部 施培松

审稿:田中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安徽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