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欢迎您! 为把学校建设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中国文明网 安徽文明网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风尚 道德讲堂 志愿服务 基层创建 榜样力量 政策文件 网络传播 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正文
 

【新华网】破解古建筑的“生命密码”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21年7月18日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绘。

    7月15日,绿树掩映下的安徽皖南查济古镇里,一群身着蓝色文化衫的学生们,在白墙灰瓦的徽州古建筑里穿梭着。他们用手里的仪器,测量古祠堂的每一个角落,用手里的笔,记录下每一块精雕细刻的木雕。

    这群蓝衣服的学生,来自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多年来,服务团在景区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坚持对古建进行测绘和数字化处理,记录其“生命密码”。

    据了解,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共75名学生参与此次古建筑数字化测绘活动。分别对查济的宝公祠、洪公祠、德公厅、镏公厅屋、二甲祠、古民居进行了测绘与模型搭建。同时,“倾筑”服务团还深入查济古村落开展古建筑口述史调研活动,让古建筑真正的成为活文物。新华网发(刘玉才  摄)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量。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外围进行测量。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量。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用电脑收集古建筑图像数据。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查济的宝公祠地面纹理进行绘制收集。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绘。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绘。

7月15日,服务团的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绘。


(供稿、审稿:陈孝柱、阮进华)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安徽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