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欢迎您! 为把学校建设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中国文明网 安徽文明网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风尚 道德讲堂 志愿服务 基层创建 榜样力量 政策文件 网络传播
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传播>>正文
 
【安徽青年报】安理的艺术思政
2024-04-02 15:52     (点击: )

【安徽青年报】2024年3月29日

从“我是学理工科的,学好专业就行了,为什么要去学审美,这有什么用”到“ 我希望我的人生五彩缤纷”……过去,美育教育在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理工科学生对美育教育在思想上存在认知偏差,缺乏兴趣,这在安徽理工大学也不例外。而今,该校原创朗诵作品《脱贫攻坚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斩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甲组全国一等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脱贫攻坚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获音频类三等奖,《青春跨越百年,梦想点亮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团史云课堂》获新媒体作品类优秀奖;原创微电影《逐风》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一等奖……越来越多的美育成果凸显,揭示了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巨大潜力。

“在缺乏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中,艺术类课程往往只存在于选修课程中,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如何将美育浸润到日常生活、学习中,这就需要高校通过其他形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体验美的魅力,有效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从思想引领、专业学习、创新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锻炼、劳动体验等多个维度渗透进美育工作,既实现美育育人的目的,也能有效促进美育同其他‘四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最优的育人成效。”安徽理工大学团委书记丁玲玲说。

艺术思政 阵地化

“每次的社团文化艺术节,学校广场的人是围了一圈又一圈,大概有一万人。”谈及校园的艺术氛围,原校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吴亚玲兴奋地描述道,“每周的周内各个社团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比如说科创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周末就是学校文化活动的盛会了,有近50场活动举办,同学们的可选择性非常多。”

据了解,该校连续19年举办集“思想教育、身心塑造、特长发展”等目标于一体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打造校园舞蹈大赛、十佳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器乐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营造浓厚的美育氛围;成立“专业类、特长类、大众类”相结合的文化艺术体育委员会,建立舞蹈俱乐部、合唱俱乐部等12个艺术类俱乐部,成立歌悦社、话剧社等文化艺术类社团,打造集学生艺术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日常训练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美育场所,依托社团连续三年举办“志美厉行 前航远歌”美育育人实践成果汇报展演,开展舞蹈、器乐、合唱、礼仪等四场专场汇报演出。

2023年,由“星河璀璨 流光溢彩”“少年风华 绿茵飞歌”“ 社彩缤纷 氤氲馨香”等三个版块组成的校美育成果展馆正式建成,建立星空校园院线花海影院暨美育实践基地等两个美育基地,开展安理工青年讲坛美育系列专家讲座美育导赏之走进黄梅戏艺术课堂、“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京剧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联合各地开展“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多彩非遗”非遗进校园活动,二十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走进校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弘扬,获得师生好评。

围绕重大事件、重要节点打造美育品牌活动,举办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艺术剧场暨五四表彰大会和2022年庆祝建团10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艺术思政课暨2021迎新美育晚会,2022迎新美育晚会和“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2023年迎新晚会等,打造精品“艺术+思政”课堂;编排话剧《柴登榜》《冶溪河》等凸显学校特色、反映校友情怀的原创精品,厚植“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冶溪河》入选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赴省内部分高校巡演,《柴登榜》每年在校园内开展三场演出,在全校范围内掀起科学家精神与校史学习的热潮。

草地音乐节

艺术思政 实践化

当理工科与艺术结合,会有怎样的火花?该校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承嬗”社会实践团队就当起了非遗文化的“翻译官”。团队针对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东昌府木版年画”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调查研究,将线上、线下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克隆巴赫系数进行信度分析、并通过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进行效度分析,深入分析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地理人文成因和发展历史、木版年画工艺流程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等,最终形成近2万字的调研报告。团队还将资料整合,为当地东街小学开设一系列非遗传承公益课程,普及非遗文化。

自2021年起,该校已连续三年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设置美育专项实践活动,建立美育专项社会实践团队五十余支,团员人数共千余人,赴省内外各地感受历史气息,探寻非遗文化,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文明。

以美育人,芜湖铁画、石牌戏曲、界首彩陶与木雕工艺、慈溪越窑青瓷、凤台花鼓灯等,在实地学习与调研中,安理学子们感受中华文明之美,礼敬中华传统文化;以美化人,将文化下乡同乡村振兴相结合,是学校美育浸润实践化行动的一大特色,在学校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点,校团委连续三年组建“文艺轻骑兵”实践团开展文艺下 乡活动,用歌舞和器乐演奏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美培元,依托全国和省内“圆梦工程”“七彩假期”等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校近千名志愿者“励行学堂”教育关爱团、“医路同行,相伴成长”支教团等,走近乡村留守儿童,将美育熏陶融入支教全过程,滋润少年儿童纯洁心灵。学校以实践为途径,以美育为抓手,在美育实践的道路上,努力构建美育实践体系,凝聚师生共识,营造全校共同促进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艺术思政 数字化

去年3月19日,安徽理工大学VR校史馆正式上线,VR校史馆融合了虚拟现实仿真、实景三维建模、多元交融互动等高科技手段,把实体场馆近1500平方米展区予以全新呈现。

此外,近年来该校还创作各类精品数字化美育作品,获得学生们追捧点赞。创作、演唱、拍摄庆祝建校76周年原创歌曲《一念初心》,建校77周年原创歌曲《逐梦安理》,点击转发3万人次;以《袁亮:深耕煤海的院士校长》为题,拍摄制作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深耕煤海、献身科学的先进事迹,参加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开展的党史故事百所高校接力讲述网络行动,转发播放上万人次;建党百年之际,创作拍摄微电影《刚好青春遇见你》,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创作拍摄微电影《逐风》,展现青年学子心怀梦想,用年轻挑战梦想、无畏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青春励志故事。

“如今网络资源多元化,网上‘猎奇’‘审丑’现象频出,数字化推进高校美育教育,建立网络优质美育资源,有利于以正向审美引导学生,将具有积极价值观且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美育素材融入学生学习生活,打造‘艺术+数字’格局,构建学生与互联网及数字内容和谐共处的生动局面。”该校团委艺术教育中心教师郑江说。

艺术思政 共享化

“为了让美育教育普及到每一个学生,我们不断完善面向全体的高校美育育人机制,打破传统教学界限,打造‘艺术+共享’教育模式,实现艺术教育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以期培养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丁玲玲说。

将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中将学生美育活动发布、过程记录、考核评价等全流程信息化,规定学生必修最低学时数;积极聘请校内外优秀文艺工作者担任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美育活动,不断改善美育工作条件。

结合学生个性需求和发展需要,该校开展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讲党史故事情景剧大赛、“学习四史守初心,青春奋进献中国”红歌大赛、“唱响百年青春风华”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展演、大学生舞蹈大赛、器乐大赛、主持人大赛、歌手大赛、大学生草地音乐节、党史学习教育游园活动、“仰山社团纳新节”、“青春心向党 唱响新时代”音乐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美育系列活动,每年五十余场次,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美育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这些活动中,该校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其中,寓教于乐、春风化雨,构建多平台、全过程、全方位“面向人人”的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格局。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安徽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